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國小教育現場面對之法律問題-兼談小學老師應具備的法律素養 ∣ 講座

講師介紹:

蔡淑華校長(桃園市中山國小)

經歷:

‧桃園區中山國民小學校長-現任

‧桃園市溪海國小校長

‧桃園市長庚國小校長

‧借調桃園縣政府教育局

‧桃園縣同安國小總務主任、訓導主任、輔導主任

‧桃園縣第12期國小校長儲訓班結業

‧桃園縣第5期國小主任儲訓班結業

-----

蔡校長以自身擔任多年校長的經驗,準備了豐富的案例資料,所有修課同學以及應邀參與的聽眾,現身說法地介紹在國小教育現場,教師與校長以下所有行政人員可能會面對的法律問題,諸如應如何實施正向管教輔導?當發生學生對學生的霸凌、性騷擾,家長到校抗議、學生曠課中輟應如何處理,又如老師有疑似體罰或違反法規,需要召開校事會議,同時需要聘請校外公正人士、學者專家,應如何進行,以及老師向主管或校長抗議職務分配不公、或被其他同事或主管霸凌等等,在在都是校園生活實際發生的困難問題。由於聽眾中有好幾位都是現任國小教師或正在修習教程學分,未來將成為教師者,校長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的跟大家分享,她自己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,是如何辦理的,部分涉及到法規的解釋適用,她也特別標記提出來,由「教育法規專題」的授課老師現場查閱法條,解決這些可能的爭議,協助校長和老師們未來可以更穩健的執行教學、管教、輔導任務。

整場演講在討論非常熱絡的氣氛中進行,即使已經超過原本預估的時間,校長仍繼續留下跟大家討論各項校園法律問題,例如現場有同學是其子女就讀學校的家長代表,也常常以家長會代表的身分,擔任學校的性平或霸凌調查小組成員,就特別提到家長會跟學校之間的關係,和校長交換意見。校長在回應時也希望大家了解,校園現場的問題看起來類似,但因為兒童權益、學生受教權、家長參與權或教育選擇權常是受到輿論矚目的議題,因此有各種細節需要注意,如果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,透過協商溝通來達成各方共識,就盡量不需要動輒把法律規定提出來,應該能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,也可以避免親師、師生或同事間的氣氛惡化,破壞原本應該充滿愛與關懷的學校環境。

蔡校長分析學校法律問題涉及之面向 呂理翔副教授開場介紹講題:小學常面臨之法律問題

蔡校長講述小學功能圖像 呂理翔副教授頒發感謝狀予蔡校長 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